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
供稿: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
编校:时畅 |
编辑:赵东芳 |
审核:马文君
近日,太阳成集团tyc9728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杨根课题组提出一种体外放疗-体内免疫激活的新理念,首次成功实现了高效个体化多癌种癌症疫苗(FAST)的快速制备。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6日以“片段化自体抗原刺激的T细胞免疫疗法”(Fragment Autoantigens Stimulated T-cell-immunotherapy (FAST) as a Fast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为题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作为临床三大主流癌症治疗手段之一,上百年来放疗技术的革新始终围绕“增效减毒”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同时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并诱导系统免疫激活实现对转移瘤的控制,一直是放疗乃至整个癌症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杨根课题组在多年辐射生物物理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解析辐射诱导免疫因子释放的时空动态规律,建立了辐射剂量-时间-免疫响应的关联,实现了体外辐射高效诱导抗原的激活和固化;进一步基于课题组先前自主开发的单细胞信号通路分析方法(Nuclear Acid Research, 52: 6114, 2024),解析了受辐射肿瘤细胞随时间的多组学变化图谱机制;通过采用免疫原性死亡信号和放大的抗原信号促进了抗原的体内呈递和免疫系统的激活,成功创建了“体外放疗-体内免疫的高效个性化癌症疫苗技术体系”。

图1. FAST原理图
随后课题组进行了FAST疫苗体内有效性的系统验证。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及黑色素瘤四类癌症模型上千只动物实验中,FAST疫苗接种显著增强了肿瘤区CD8+T细胞浸润并诱导产生免疫记忆。相比于对照组,疫苗接种组动物在控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转移和延长个体生存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实现了全身性肿瘤控制。在多种癌症模型的对比治疗研究中,FAST的疗效显著超越国际已完成临床二期的同类癌症疫苗技术。基于该研究理念设计的临床试验方案也获得了GCOG全球抗癌大会杰出优秀临床试验设计奖。目前该方案已通过科学和伦理审查,成功获得了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批号(NCT06756295),并启动了154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

图2. FAST疫苗接种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在于:通过解析辐射诱导免疫因子释放的时空动态规律,首次成功实现了高效癌细胞自身抗原的体外放疗激活、固化和回输体内的免疫激活。该技术具有抗原覆盖率高、免疫原性强、成本低和制备速度快的优势,成功将诊断到治疗的个体化疫苗制备周期压缩到7小时以内,克服了癌症疫苗制备周期长和抗原覆盖率低等导致免疫逃逸的核心临床瓶颈,时间上已优于美国2025年“星际之门”计划提出的48小时癌症疫苗制备目标。
关于2023级博士生李园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太阳成集团tyc9728杨根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还包括太阳成集团tyc9728欧阳颀教授、王宇钢教授、颜学庆教授、关于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宇琦以及国科温州研究院的帅建伟研究员、吴敏研究员、刘厉宇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李圣恺博士和香港大学Feng-Ming (Spring) Kong教授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论文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2937